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分區介紹
分隔線
中央內容區塊
- 一、核心地景保育區: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紀念物
- 1、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86條,自然保留區內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的自然狀態。為維護自然保留區原有自然狀態,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任意進入其區域範圍。「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地理範圍為錠鉤嶼、雞善嶼及白沙嶼,面積於滿潮時為19.13公頃,低潮時為30.87公頃,實施管制,未經申請核准不得登島。
- 2、「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依 97.09.23 府授農保字第09735010992 號函 公告劃設,公告內容含括一般管制事項、特別管制事項與承載量管制。保留區範圍為頭巾頭巾段1、2、3、4、5等5筆地號及平均高潮位以上之全部土地(0.7741公頃);鐵砧鐵砧段1、2、3等3筆地號及平均高潮位以上之全部土地(1.2372公頃);西吉嶼西吉段1、1-1、1-2、49、71等5筆公有土地(39.9970公頃);東吉嶼東吉段1地號等1405筆土地(134.2461公頃)。總面積為176.2544公頃。目前東吉嶼除保留區範圍以外,仍有賞景步道:啟明宮→聚落→八卦山與東吉之眼(海蝕平台)→東吉燈塔→日軍遺跡→菜宅→虎頭山(塔)→巡航北方地質觀賞。西吉嶼、鐵砧、頭巾則皆為無人島。另,由於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亦位於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因而受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之「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所規範,如依法禁止陳列、販賣、搬運或應予保護之動物、植物、礦物等;禁止人員、船舶及其他載具未經海管處許可,於特別景觀區(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範圍)靠岸、登岸,或進入海蝕溝、海蝕洞等相關規定。
- 3、野生動物保護區包括貓嶼海鳥保護區與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息地保護區。每年夏季,澎湖群島的無人島嶼都會成為夏季海鳥(燕鷗鳥類為主)的繁殖地,貓嶼島上的海鳥資源最為豐富與特殊。澎湖縣政府於民國80年5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貓嶼為海鳥保護區,成為台灣第一個海鳥生態保護區。保護區範圍有大、小貓嶼之陸地部分-核心區,及其向外延伸100公尺之海域部分-緩衝區,總面積約36.2公頃。
- 4、望安島是台灣目前少數僅剩之綠蠵龜產卵棲地,也是台灣目前唯一的綠蠵龜產卵保護區。「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共劃設6處綠蠵龜產卵的沙灘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天台山南側沙灘草地、西安水庫西側沙灘草地、土地公港南側沙灘草地、水雷港仔南側沙灘草地、網垵口東側沙灘草地以及萬善宮南側沙灘草地,總計保護區面積共23.3公頃。前2所述野生動物保護區,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禁止獵捕、宰殺、騷擾、虐待一般類與保育類野生動物等行為,另核心區全年嚴禁民眾攀登或進入,但為學術研究或自然教育目的者不在此限,惟需先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後,始得為之。
- 5、自然紀念物(分別評估中):其中湖西鄉北寮村的赤嶼與番仔石即將完成評估作業。北寮遊憩區之赤嶼,由於遊客驟增,連接赤嶼及陸域間步道周遭環境受到影響,已有調查監測分期執行中。為同時落實玄武岩地質景觀之保存與自然生態豐富性之保育,並考量依附其間的人文產業發展,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對每日至北寮奎壁山東部赤嶼陸連島(摩西分海)區域探訪之遊客,實施進入管理措施。「番仔石」的橄欖岩,則具稀有性與可觀的數量,待完成公告程序後,即可依法(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保護,對自然紀念物挖掘、破壞者進行查處,以避免人為破壞維持其完整性。其餘各鄉珍貴特殊地質地景將依序辦理評估作業,以利公告進行保護。
- 二、環境教育區:
- 1、自然地質景觀、重要地景與溼地環境教育區的玄武岩地景資源,同樣訴說著澎湖火山活動的故事,因熔岩規模的型態與種類、岩石的色澤、岩石的質感等皆造就特殊景觀之美,且連結了人類活動、自然景觀與社區文化。
- 2、玄武岩的地質環境現象,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岩石、礦物、化石與土壤,且地景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有其科學研究、教育、遊憩、文化與傳統資源的永續利用價值。如吉貝嶼擁有全台最壯麗的沙嘴地形與沙灘地形,以及全澎湖密度最大的石滬群。如姑婆嶼為全澎湖最具規模的民間紫菜採擷之示範島嶼。如西嶼大池至池西,因風化作用劇烈,玄武岩柱有的呈現洋蔥狀風化、有的則化育成紅褐色的紅土,十分特殊;如花嶼,澎湖最古老的火山熔岩島,全村幾乎每戶都有石敢當。
- 3、濕地部分,依據濕地保育法劃設原則,青螺溼地已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菜園溼地則在縣府造林工作團隊努力下,於水庫壩底及雙湖園集水區出口附近復育海茄苳及水筆仔紅樹林,成效良好,生機盎然。環境教育區內的地景大部分已是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多維持原有的地景地貌,未有任何的大型新建工程或改變地貌等事件。環境教育的價值在於對自然物質與作用的認識與探討,為達永續保存概念,避免任何攀爬與破壞,將重要的自然地質地景劃設入環境教育區讓民眾去感受大地的美與百萬歲月的痕跡,更能深埋民眾內心保育的種子,使地景保育更完整。
- 三、產業發產區:環境教育區之周邊民眾居住生活之區域。
-
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劃設範圍 澎湖全區,五鄉一市,包含周圍潮間帶地區。 -
沒有"新增"罰則與限制 劃定地質公園旨在推廣地景保育、生態旅遊、環境教育以及鼓勵社區參與,讓我們自己以及世界看到澎湖地質地景的價值,所以沒有"新增"罰則與規定,請遵循原有規定,做個守法的好公民。 -
核心地景保育區 (1)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北海的白沙嶼*、錠鉤嶼*、雞善嶼*及南海的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 (2)自然紀念物 赤嶼、番仔石...各鄉市陸續評估中 (3)海鳥保護區 貓嶼 (4)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望安島綠蠵龜產卵各公告沙灘區域
(1)自然地質景觀 | 桶盤嶼、北寮奎壁山、吉貝嶼、小門嶼、望安島*、七美嶼、東嶼坪、西嶼坪、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附屬小型島礁 |
---|---|
(2)重要地景 | 姑婆嶼、金嶼、煙墩山、員貝嶼北海岸、大池海岸*、大菓葉、池西熔岩、花嶼、 船帆嶼、七美石器工場、內垵遊憩區、西嶼外垵北岸*、七美雙心石滬、吉貝石滬群 |
(3)國家重要濕地 | 青螺濕地、菜園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