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沿革
分隔線
中央內容區塊
單位沿革
緣起
安定的社會,來自健全的家庭。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家庭功能及倫理道德,也面臨了嚴重的考驗,近年來犯罪年齡層的下降,暴力犯罪比率的增加,家庭問題層出不窮,在在顯示家庭功能的危機,如何協大眾建立正確的觀念,重振建全的家庭功能,乃刻不容緩之事,本中心為因應此需求而成立。
沿革
民國77年3月29日成立,初名為「澎湖縣親職教育中心」,地點設於文化中心三樓,行政人員由文化中心現有人員兼任,義務輔導人員遴選各中小學輔導教師受訓後擔任。教育部有鑒於基層單位推行家庭親職教育之困難,並擴大服務範圍,除「電話諮商」、「晤談」及「函件輔導」等服務外,又兼辦「預防推廣」工作。
民國79年5月1日起,將原設之澎湖縣「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更名為「澎湖縣家庭教育服務諮詢中心」增聘專職人員2名,服務方式亦由靜態轉為動態,並提昇服務品質,強化主動積極之作為,期能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以創造進步健康的生活環境。
民國88年7月1日起教育部更擴大服務範圍與對象,更名為「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以建立祥和的學習型家庭與社會之宗旨。
民國92年2月6日通過家庭教育法後,各縣市依該法規定必須落實地方家庭教育工作,職責由地方政府負責。因此,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原附設於文化局單位,自民國93年起回歸各縣市地方政府(教育局)單位,並陸續成立家庭教育中心二級單位。
民國94年9月28日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成立二級單位生效,並於民國95年2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使「家庭教育中心」邁入新的里程碑,真正落實家庭教育法與家庭教育工作。
安定的社會,來自健全的家庭。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家庭功能及倫理道德,也面臨了嚴重的考驗,近年來犯罪年齡層的下降,暴力犯罪比率的增加,家庭問題層出不窮,在在顯示家庭功能的危機,如何協大眾建立正確的觀念,重振建全的家庭功能,乃刻不容緩之事,本中心為因應此需求而成立。
沿革
民國77年3月29日成立,初名為「澎湖縣親職教育中心」,地點設於文化中心三樓,行政人員由文化中心現有人員兼任,義務輔導人員遴選各中小學輔導教師受訓後擔任。教育部有鑒於基層單位推行家庭親職教育之困難,並擴大服務範圍,除「電話諮商」、「晤談」及「函件輔導」等服務外,又兼辦「預防推廣」工作。
民國79年5月1日起,將原設之澎湖縣「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更名為「澎湖縣家庭教育服務諮詢中心」增聘專職人員2名,服務方式亦由靜態轉為動態,並提昇服務品質,強化主動積極之作為,期能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以創造進步健康的生活環境。
民國88年7月1日起教育部更擴大服務範圍與對象,更名為「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以建立祥和的學習型家庭與社會之宗旨。
民國92年2月6日通過家庭教育法後,各縣市依該法規定必須落實地方家庭教育工作,職責由地方政府負責。因此,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原附設於文化局單位,自民國93年起回歸各縣市地方政府(教育局)單位,並陸續成立家庭教育中心二級單位。
民國94年9月28日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成立二級單位生效,並於民國95年2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使「家庭教育中心」邁入新的里程碑,真正落實家庭教育法與家庭教育工作。